藝評家評論

楚戈-溫和漸進的水墨畫家江明賢



中國水墨畫,依現在一般人看起來,似乎是一件當然的事情,好像中國人要畫畫就應當畫水墨似的。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中國水墨畫約興於九世紀的中晚唐,保守的說,約興於唐末五代。至南宋而大盛。
最少在盛唐以前,並無所謂水墨畫。由唐往上推而至漢,從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後八世紀,一千餘年間,中國的繪畫,基本上和西洋繪畫精神上是相通的,二者都用黑色畫輪廓,都注重鮮麗的色彩,都重視寫實(中國人叫「形似」或「象似」),也都以人物畫為主流(西方人物畫流行的時間,若以中國反寫實的水墨畫為基點,往上推不但要比中國早二千年以上,往後也要長很多)。甚至題材上也都是以推行政教為主體,離不開歷史人物、宗教神話,風俗故事。社會功能的目的,遠勝過個人的喜好。
東西方繪畫潮流的改變,如中國的水墨繪畫運動;西方的現代藝術運動,其發生的時代,儘管有先有後,其共通點則是一致的,都是要擺脫歷史傳統的束縛,爭取個人的表現自由。所不同的是促使中國畫史改革的是人文之自覺,促使西方畫史的轉變是科學的發現。
中國繪畫的工具材料由於和書寫的工具材料相同,很早的時期,別於寫字的文人就不斷的進入畫壇。文人進入畫壇,雖然必須向畫工學習技巧(古稱粉本),而有所師承。一方面對提高繪畫的水準,有一定的貢獻;另一方面知識促使文人去思考一些繪畫的問題。以寫字為業的文人畫家由於並不一定要靠繪畫過生活,很自然的就會去思考,繪畫為何一定要照別人(社會的、政治的、宗教的)的意思去畫呢﹖難道不能照自己的意思畫畫嗎﹖個人的自我因而覺醒了,水墨繪畫因之誕生。
近代西方人發現了色彩的奧秘,知道色彩來自太陽的光譜,而且也知道色光與色光之間會互相干擾,而有所謂補色,故印象派的人物畫,面孔上會出現一道藍色的鼻子,甚至也有三花臉,這是光的折色之實際狀況,雖然我們的肉眼並沒有這樣精細,但依科學的原理來分析本就是如此的。這一發現就使後期印象派的人乾脆只用色塊來組成畫面,也把組成物體的三角形、圓椎體、長方形之原則引入了結構,這樣的理念之擴大,就衍變成了現代主義。


畫史的現象,並不是偶然的,文化走向和民族性格渾然而不可分。中國文化必然的存在著發展水墨畫的適當土壤,水墨畫才能夠滋生茁壯。這文化土壤中重要的有機物質是老莊思想和禪學。而老子的道與無為,莊子的逍遙自由、順乎自然;禪學的明心見性,直指人心,都是促進水墨繪畫誕生的不可或缺的養份。
水墨畫也是世界上最早能用造型語言,來實踐哲學觀念的一種生活藝術。水墨技法的自由沉浸,揚棄繽紛的色彩之淡泊心懷,不求形似的明心見性,超越視覺訴諸心靈的畫中有詩之主張,都是「近乎道矣」的主觀藝術。含有積極的創造精神。
所可惜的是,中國明清兩代畫家,除了明末的四僧,清代的楊州八怪等少數畫家外,大多是不明所以的應聲蟲,只知道撿前人的便宜,不知道水墨畫的真正精神,即是直指人心的自我創造。


現代藝術雖然是比中國水墨畫革命晚出的美術潮流,但是其強烈的自由創造精神,卻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中國水墨早已停滯的狀態,也照出了水墨畫那含有革命意義的本來面目。
在現代主義的衝激下,有見識的人就知道水墨畫是先進的現代主義,只要把它時代化,不但和現代主義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更富有寬宏的包容性,更自由、更無所束縛。凡不寫實、不模仿自然的形與色,凡有形式以外的一點意思(在從前叫做畫中有詩,在現在叫做觀念),凡是超乎造型而使線條筆墨也可單獨欣賞的純粹性繪畫,都是符合中國水墨繪畫之精神本質的。
現代對中國美術史有抱負的畫家所採取的態度不外兩種:一是急進派,要求上溯水墨畫的根源本質,以創造現代水墨新形式為職志。二是溫和派,所採取的態度是漸進的,不避諱傳統技巧,但也不一味的模仿古人,把現代建築和人物引入畫中,擺脫長袍柺杖,和古代宮殿舟車過時的形象,目的在調適過度時代,新舊交替期間的不協調狀態。
江明賢是溫和派的代表畫家之一。


一九六八年畢業於台灣師大美術系的江明賢,曾獲得水墨畫第一名教育部長獎。一九七四年留學西班牙中央藝術學院,學習西方藝術,是一位融和中西繪畫的畫家。
江明賢的作品以山水為主,在技法上,依需要自由的運用了現代繪畫各種表現方法:如撕、貼、噴、灑、染、拓、潑……等,最常見的方法是噴、灑。噴、灑的效果,最易達到「出之天然、非由造作」的意境,也很能透現荒寒的意趣。
水墨繪畫烘托煙雨迷朦不難,表現荒寒蕭索則不容易,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說:
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飛走遲速,意近之物易見,而閑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若乃高下向背,遠近重復,此畫工之藝耳,非精鑒之事也。
江明賢善用飛白破筆,乾濕得宜,再加上自然噴灑的效果,正是刻劃蕭條淡泊,落葉紛紛的最佳技法。也常見他描繪歐陽子的秋聲賦,枯枝蕭瑟,動人憂懷,比起古人同一題材的作品,氣氛上更勝一籌。此皆得力於噴灑融染之效果。
以水墨畫現代中國及歐美風景,江明賢算得上是畫得最成功的畫家之一,這樣的作品,使人感到親切。除非是古代題材。人物、建築,他也盡量的為時代作見證。說中國水墨不能描寫現代風物,實在是不誠實的欺人之談。這是放棄自我,過份服膺傳統者的奴性思想的藉口。
一個畫家超卓的人格,就是要畫能代表自我的繪畫,畫前輩(古人或老師)的風格畫得再好,也只不過是一應聲蟲而已。
溫和改革派的水墨畫家江明賢,把寫生的功夫,融和在水墨中,但又避開了一般水墨寫生的敷淺浮薄,他是用寫意的精神來寫生的,他自稱留學歐洲是學習外師造物,不會把技巧融化以後,已經能「中得心源」了。他現在正處在創造力豐盛的壯年時期,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於台北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