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賢-圓滿的統合
法國評論家 傑拉爾‧伊舒里格拉(Gerard Xuriguera) 潘襎 譯
相對於諸多虛構影像觀念的不斷增加與標準化術語的異化,多數藝術家依然自我主張,他們喜歡以視覺情感、繪畫行為之永恆性為課題,當涉及到出身於亞洲南方的藝術家時,更勝於此。
換言之,因為結合認同情感與選擇性主題,江明賢不知挑戰著環繞著他、包含他以及刺激他的寫實性。再者,即使在他各種滯留於歐洲、美國期間所發展出與西方藝術家的豐富交流,他依然忠實於東方心靈那種不可分割的自然領域,亦即忠實於他所嫻熟的水與墨那種艱難的混合上,而人們將對山水的天生性情加諸於水墨之上。文人蘊藏著哲思與文心,專善於技術與點畫、抑揚頓挫的書寫特性;他們懂得將意想不到的氣息賦予傳統的中國美學之上。
同樣地,江明賢認為其責任在於清楚地說明事物,雖然他不致力於故事的擬態中,但同時也不會偏離於相似物之外。事實上,他專注於當下視野與其說是藉由再現,毋寧說是藉由間接的暗示手法,若非如此,則於前者或後者上調整其喜歡的主題:狹小或寬廣的、往往由書法筆觸所彩繪的都市景觀,他的共同記憶之寺廟與守護教堂,採用堅實而櫛比鱗次的方法排列而成的建築物正面,一連串外觀寂靜的城市或者充滿朝氣的街道,巧妙暗示的道路景觀,牧歌般的瀑布,中國帆船或者垂釣舟艇所在的水生景緻,山嵐繚繞下霧氣瀰漫的稻田,抑揚頓挫的筆觸所快速拔地而起的眾多樣式化樹木,再者,使人震懾的外觀之祭典面具所構成的大量奇妙人物。一切撼動人心,一切都存在於採用異常跌盪的筆觸以及時而石綠時而鮮亮的色調所構成的迷宮中,這些色調隨著對應的關聯,閃耀著有機的、植物的或者礦物的變化。
人們將了解到,江明賢並非著重於某種細節或者態度,因為他精通於藉由綜合而獲得洗鍊的意味,所以為了提昇主題的純粹度,專注於主題的要點,同時他在此並未忽視只是趨向外觀的視覺真實性。即使如此,雖然他的研究方法出自於他視野所獨立與其後所匯聚而成的東西--意識或習作手冊上,亦即依據瞬間的狀態與感受,在他所有內在視覺之前所捕捉的視覺成果。
現在,根據這種均衡且嚴謹句法的過程,絕不能涉及改變各種和諧構成之戲劇化,從各種和諧的構成中,詩歌的發展使我們置身於某種昇華後的體驗情感。特別是,偶然藉由更加嚴謹的語言所書寫的句子、十分豐富的秩序以及某種連續動作的一些刻劃能力而凝縮於此;而這種連續動作以一種虛構而奔放的張力加以渲染,然而在此並非是不合時宜的雜亂,一切都整然有序:流動的或者亮麗的,色彩與形式一致,形式的基礎在於準確、蕩漾或者扭動的水分;韻律與修飾結合並且與穩健的流動相契合,恰如其分。
最後,我們將持續看到東西方藝術家之間所建立的圓滿的相互滲透,雖然哪一方都沒有勝過另一方。我們將對於有關江明賢典範作品的簡短研究加以結論,他超然於所有團體之外,與作品相得益彰,大自然與文化環繞著心靈與哲學的公準再次合而為一,在這種公準上,情感的重要性貢獻於堅持與世界所進行的對話。